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这个“十一”,景点人为何这么多?

发表于2012-10-07

环境逼得中国人“不会玩”

08年之前,我们有三个黄金周:春节、五一和十一。自从“五一”黄金周被取消,变成几个小

长假后,长途旅游的重任就几乎全压在“十一”身上: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,加之又处寒

冬,大多景点游客稀少;那几个三天的小长假时间上又不充裕,再加上今年十分赶巧,中秋碰

上了国庆,8天长假机不可失,大伙儿一窝蜂地出游、各大景区日均接客量超历史记录自然在

意料之中。把“景区崩溃”的责任全推在中国人“喜欢凑热闹,不会玩”上,未免不太公道。

试想,如果带薪休假制度真的在中国被广泛推行,谁愿意去凑这个热闹呢?旅游这个需求存

在,你只给“十一”这么一个释放口,那对景区而言,只能是“人傻钱多,速来”。



华山人满为患




60万游客钱塘江观潮


长城

 

5A级景区身上担子太重

游客露宿街头无处栖身、景区人满为患滞留严重,这些情况基本都只发生在5A景区。全国有1

万多个景区,根据最新数据,5A级景区有137个。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《2011年全国A级旅游

景区发展报告》显示,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旅客达到25.54亿人次,营业收入达到265

8.60亿元。

其中接待游客规模前50位基本上都是4A、5A级旅游景区,平均接待规模达到752.52万人次,最

低也达到423.82万人次,前8位A级景区的接待规模都超过1000万人次。5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

客11.88亿人次,营业收入1744.84亿元。

也就是说占比不到1%的5A级景区,承担了全国旅游景点一半的客流量,获得了全国旅游景点近

70%的收入。如此不均衡的旅游市场,在黄金周的冲击下显得更加失衡。 

 

上一页|1|
/1页